马丁代尔耐磨测试方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的测试技术,旨在评估织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耐磨损性能。以下是对该测试方法的详细解释:
一、测试原理
马丁代尔耐磨测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材料表面的磨损情况,对试样进行连续、定量的磨损,从而评估材料的耐磨性能。测试过程中,圆形织物试样在一定的压力下,与标准磨料按特定轨迹(如李莎如曲线,类似于8字形)进行互相摩擦,导致试样破损。以试样破损的耐磨次数表示织物的耐磨性能。
二、测试前的准备
试样裁切:从待测织物中裁剪出多个圆形样品,直径通常为38mm或50mm。试样应无折痕、损坏或明显缺陷,确保其具有代表性。数量上,一般至少准备三个试样,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试样调湿:在测试前,将试样放置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调湿处理,以消除环境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仪器与材料:准备马丁代尔耐磨仪、标准摩擦材料(如羊毛毡或标准织物)以及其他必要的测试夹具和压重物。确保所有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三、测试步骤
试样固定:将试样固定在马丁代尔仪器的夹具中,同时在摩擦头上装载磨擦材料。根据待测织物的预期耐磨性能,设定合适的摩擦循环次数。
施加压力:启动仪器,施加规定的压力(通常为9kPa或12kPa),使摩擦头在织物表面按规定的图形进行重复摩擦。
摩擦过程:在摩擦过程中,仪器会自动记录摩擦次数。定期检查试样磨损情况,评估织物表面的破损程度。如果尚未出现明显损伤,可继续进行摩擦测试。
终止测试:当试样表面出现明显的破洞、纤维断裂或严重磨损时,记录下此时的摩擦次数,作为耐磨性能的评估指标。
四、结果评估
耐磨次数:耐磨次数越高,表明织物的耐磨性能越好。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织物在长期使用中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质量损失:除了耐磨次数外,还可通过测量试样在摩擦前后的重量变化,计算织物在摩擦过程中的质量损失,进一步评估其耐磨性能。
不合格判定:如果测试后样品表面出现磨破、断纱、起毛或起球严重等异常现象,则判定为不合格。
五、应用领域
马丁代尔耐磨测试方法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纺织品和工业用布等领域。在服装生产中,织物的耐磨性能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在工业环境中使用的织物,则需要具备较高的耐磨性能以保证其在高磨损条件下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马丁代尔耐磨测试方法是一种科学、准确的评估织物耐磨性能的方法。通过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摩擦环境,可以有效检测织物的耐磨性能,为制造商优化材料选择、提高产品质量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