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轨迹法和马丁代尔法在织物起球测试中都是常用的方法,但它们在测试原理、测试条件、适用范围以及测试结果等方面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
一、测试原理
圆轨迹法:圆轨迹法(GB/T 4802.1—2008)是一种模拟织物在特定压力下与尼龙刷或织物磨料摩擦起球起毛的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规定次数和压力的摩擦,使试样表面产生起毛起球现象,并在特定光照条件下进行视觉描述评定。
马丁代尔法:马丁代尔法(GB/T 4802.2—2008)又称改型马丁代尔法,是一种利用试样夹具上的圆形试样与磨台上磨料进行摩擦的测试方法。试样能够绕与试样平面垂直的中心轴自由转动,以李莎茹图形的轨迹进行摩擦。
二、测试条件
圆轨迹法:
试样被固定在测试仪器上,按照预设的圆轨迹进行摩擦。
通过调整摩擦次数、压力和磨料种类,可以模拟不同使用条件下的起球情况。
测试速度较快,能够较好地模拟织物在实际穿着过程中因钩拉、摩擦而产生的起球情况。
马丁代尔法:
试样被固定在夹具上,与磨台上的磨料(通常为相同织物或羊毛织物磨料)进行摩擦。
通过调整负荷质量、磨料种类和摩擦次数等参数,可以模拟不同的使用条件。
适用于床品类等大面积织物的检测,能够较好地反映织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起球起毛情况。
三、适用范围
圆轨迹法:特别适用于服用机织物和卫衣、T恤等针织物的检测。
马丁代尔法: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的耐磨性和抗起球性测试,特别适用于床品类等大面积织物的检测。
四、测试结果
圆轨迹法:测试完成后,评定人员根据试样的起毛起球程度进行分级,从而评估织物的抗起球起毛性能。
马丁代尔法:测试完成后,同样采用视觉描述方式对试样的起毛起球程度进行评定,通常使用一个五分制来评定织物的起球性能。
五、其他区别
标准化程度:两者都有相应的国家标准作为指导,但具体的测试条件和参数设置可能因标准版本或测试需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测试效率:圆轨迹法通常测试速度较快,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测试;而马丁代尔法可能需要更长的测试时间,以充分模拟织物的长期使用过程。
综上所述,圆轨迹法和马丁代尔法在织物起球测试中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在选择测试方法时,应根据织物的具体特性、测试需求以及标准要求进行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