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拒水性能测试的喷淋法应用研究主要涉及测试原理、测试方法、评级标准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以下是对喷淋法在纺织品拒水性能测试中的应用研究:
一、测试原理
喷淋法是通过模拟织物在实际使用中经受雨水或水溅等场景,将一定量的水以标准角度和流量喷淋到织物表面,观察织物表面的润湿情况,从而评估织物的拒水性能。该方法的测试结果与织物的纤维性质、纱线结构、表面性能以及整理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测试方法
样品准备:根据测试标准,将织物样品裁剪成规定尺寸,并在标准环境下进行调湿处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测试仪器:使用喷淋式拒水测试仪,该仪器通常包括主机架、漏斗、标准喷淋头和样品固定夹等部件。
测试过程:
- 将样品固定在样品固定夹上,确保样品表面平整无皱,且中心与喷淋头的中心对齐。
- 将一定量的蒸馏水(如250ml)倒入漏斗中,使其在规定时间内(如25~30秒)喷淋到样品上。
- 喷淋结束后,观察织物表面的润湿情况。
结果评定:根据织物表面的润湿程度与标准图卡进行对照评级。评级标准通常包括多个等级,如ISO标准中的1~5级,其中5级表示拒水性能最佳,1级表示拒水性能最差。
三、评级标准
喷淋法的评级标准主要依据织物表面润湿图案的大小和形状。例如,在ISO 4920标准中,评级标准如下:
- 5级:受淋表面没有润湿,也没有沾小水珠。
- 4级:受淋表面没有润湿,但沾有水珠。
- 3级:受淋表面仅有不连接的小面积润湿。
- 2级:受淋表面有一半润湿,通常指小块不连接的润湿面积的总和。
- 1级:受淋表面全部润湿。
四、应用领域
喷淋法广泛应用于纺织、皮革等多个行业,用于评估各种纺织品(如天然纤维织物、合成纤维织物等)的拒水性能。同时,该方法还可用于测试经过拒水处理后的织物的拒水性能,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重要依据。此外,喷淋法还适用于测定织物在运动状态下经受阵雨的拒水性整理工艺效果。
五、注意事项
- 测试条件:测试时应确保测试条件(如水温、相对湿度、喷淋时间等)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样品处理:测试前应对样品进行调湿处理,以消除样品因吸湿或放湿而引起的重量变化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 仪器校准:定期对喷淋式拒水测试仪进行校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