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准流程与规范
1.1 温度校准
校准工具:高精度温度计(±0.1℃)或温度记录仪
校准步骤:
将温度探头置于测试槽中心位置
设置仪器至常用测试温度(如40℃、60℃)
稳定运行30分钟后记录3次读数
允许偏差:±1℃(ISO标准要求±2℃)
异常处理:
▶ 偏差>1℃:检查加热元件或温度传感器
▶ 波动>0.5℃:排查PID控制器参数
1.2 转速校准
校准方法:
激光转速计测量旋转部件(叶片/钢珠)实际转速
标准要求:40±2 rpm(ISO 105-C06)
调整要点:
通过控制面板微调电机驱动电压
检查皮带松紧度(如有传动结构)
1.3 机械动作验证
测试项目:
钢珠/摩擦布磨损检查(每月1次)
测试槽水平度检测(气泡水平仪)
2. 日常维护计划
2.1 每日维护
操作前检查:
✅ 水位是否达标(MIN/MAX标记线)
✅ 密封圈有无渗漏使用后清洁:
排空废水并用软布擦拭内胆
保持测试槽通风干燥
2.2 每周维护
重点部位保养:
不锈钢表面抛光(专用清洁剂)
传动部件润滑(食品级硅脂)
系统自检:
运行空载测试程序
记录温度/转速基准值
2.3 季度深度维护
维护项目 | 操作规范 | 工具/耗材 |
---|---|---|
加热管除垢 | 10%柠檬酸溶液循环清洗1小时 | 酸洗泵、pH试纸 |
密封圈更换 | 测量槽体直径后匹配替换 | 卡尺、硅胶密封圈 |
电路安全检查 | 接地电阻测试(≤4Ω) | 兆欧表 |
3. 常见故障排查
3.1 温度异常
现象:升温缓慢/温度波动大
可能原因:
加热管积垢(导热效率↓50%)
温度传感器偏移
PID参数失调
3.2 机械故障
异常噪音处理流程:
停机检查传动部件
排除异物卡入(常见碎布纤维)
轴承润滑或更换(使用寿命≈5年)
3.3 漏水处理
渗漏点定位:
80%发生在密封圈接口处
15%因槽体焊接裂缝
应急措施:
▶ 立即断电
▶ 使用吸水树脂处理
4. 校准周期建议
强制校准:每年1次(CNAS认可实验室要求)
建议校准:
生产型企业:每6个月
高频使用设备:每3个月
校准机构选择:
制造商技术服务
第三方计量认证机构(需提供CMA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