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途:用于评估纺织品(尤其是涤纶等合成纤维)在高温干热条件下染料升华或迁移的色牢度性能,确保面料在熨烫、压烫或热定型过程中颜色稳定性。
1. 测试原理
将试样与标准贴衬织物(如棉、涤纶)叠放,在特定温度、压力和时间下进行加热。
通过比色评估:
原样变色(染料升华导致褪色)
贴衬布沾色(染料迁移到其他织物)
2. 适用标准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测试条件(示例) |
---|---|---|
ISO 105-P01 |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升华色牢度(干热) | 180±2℃, 30s, 4kPa |
AATCC 133 | 耐热压色牢度(干热) | 根据纤维类型设定温度 |
GB/T 6152 |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热压色牢度 | 参考ISO 105-P01 |
JIS L 0850 | 耐升华色牢度试验方法 | 温度范围150~210℃ |
3. 仪器主要组成
加热系统:电热板(精确控温±1℃)。
压力装置:提供标准压力(如4kPa)。
计时器:控制加热时间(通常15s~30s)。
冷却装置:快速降温,防止过度热迁移。
标准贴衬布:棉、涤纶或混纺白布(用于沾色评估)。
4. 测试流程(以ISO 105-P01为例)
试样准备:裁剪试样(40mm×100mm)与贴衬布叠合。
设定参数:温度(如180℃)、压力(4kPa)、时间(30s)。
加热加压:将试样放入仪器,启动加热和压力系统。
冷却评估:取出后冷却至室温,用**灰卡(ISO 105-A03)**评定:
变色等级(原样褪色程度,1-5级,5级最优)。
沾色等级(贴衬布污染程度,1-5级)。
5. 关键影响因素
温度:涤纶常用180~210℃,温度越高,升华风险越大。
压力:过高压力可能导致染料迁移加剧。
时间:加热时间延长会提高升华概率。
纤维类型:合成纤维(如涤纶)比天然纤维更易升华。
6. 常见仪器型号
品牌 | 型号 | 特点 |
---|---|---|
SDL Atlas | M223 | 符合ISO、AATCC标准,数字控温 |
James Heal | Crockmaster | 多功能(可做摩擦+升华测试) |
大荣科学 | KES-F7 | 高精度温控,适用JIS标准 |
7. 应用领域
服装行业:评估涤纶面料在熨烫时的色牢度。
家纺:窗帘、沙发布等耐热压性能测试。
产业用纺织品:汽车内饰、户外面料的热稳定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