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作指南
1. 设备检查
- 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电源线连接完好,部件无损坏。
- 检查硅胶密封圈是否老化(建议每1年或500次测试更换),确认排水阀关闭正常。
2. 样品准备
- 按标准剪裁纺织品样品(如20cm×20cm),确保测试一致性。
- 贴衬织物选择:
- ISO/GB:优先采用多纤维贴衬织物(如DW型)。
- AATCC:常用单纤维贴衬织物(如棉、聚酯)。
3. 洗涤液配置
- 根据标准选择洗涤剂:
- ISO/GB:无磷中性皂液,浴比50:1。
- AATCC:含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洗涤剂,浴比100:1。
-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洗涤剂,确保浓度准确(如ISO 105-C06需5g/L)。
4. 测试参数设置
- 温度:30℃至95℃可调(如ISO 105-C06建议40℃×30min,AATCC 61建议49℃×30min)。
- 时间:30分钟至2小时(根据标准调整)。
- 转速:标准40±2rpm,避免转速过高导致织物损伤。
5. 测试流程
- 装入洗涤液和样品,启动设备,按预设程序运行。
- 测试结束后,取出样品,用流动水冲洗至澄清,悬挂干燥。
6. 结果评估
- 使用灰色样卡(1-5级)目视评估沾色和变色程度。
- 仪器测量(如分光光度计)可替代目视评级,提高一致性。
二、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1. 设备无法启动
- 可能原因:
- 电源电压不稳定(需220V±10%)。
- 保险丝熔断。
- 紧急停止按钮被触发。
- 解决方法:
- 检查电源线连接,更换备用保险丝。
- 复位急停按钮,长按复位键10秒重启系统。
2. 测试结果差异大
- 可能原因:
- 水温未校准(偏差>1℃)。
- 洗涤剂浓度不准确。
- 解决方法:
- 重新校准温度传感器,严格按标准配置洗涤液。
- 使用标准缝合模板固定试样,避免试样缝合过紧。
3. 织物边缘磨损
- 可能原因:
- 试样缝合过紧。
- 测试槽内有锐利毛刺。
- 转速设置过高(>50rpm)。
- 解决方法:
- 改用松散缝合(留5mm边缘)。
- 抛光不锈钢槽内壁,调整转速至标准40±2rpm。
4. 灰度卡评级主观性强
- 解决方法:
- 采用分光光度仪替代目测(如Datacolor 600)。
- 多人交叉评级取平均值,选择与试样颜色对比度高的多纤维布。
5. 排水阀故障
- 可能原因:
- 排水阀未完全关闭。
- 槽体焊缝裂纹。
- 解决方法:
- 确认排水阀关闭,观察槽体焊缝是否有裂纹(需专业焊接修复)。
6. 设备维护建议
- 定期校准: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测。
- 清洁保养:
- 每月用柠檬酸溶液清洗加热管,去除水垢。
- 使用蒸馏水减少水垢生成,避免硬水地区长期使用。
- 部件更换:
- 硅胶密封圈:1年/500次测试。
- 加热管:冷态绝缘电阻<2兆欧时,需烘烤或更换。
三、安全操作与注意事项
- 接地要求:仪器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1Ω,电源连接处安装漏电保护开关。
- 环境要求:设备应安置在通风良好的试验室,避免高温、高湿及腐蚀性气体环境。
- 操作规范:
- 搬运、安装、调整过程中避免碰撞零件。
- 不进行试验时,需松开弹簧压环,防止压簧环疲劳。
- 紧急处理:
- 仪器出现故障时,应请专业人员维修或联系生产厂家修理,零配件必须按原来型号更换。
四、技术参数与标准对比
项目 | ISO | AATCC | GB |
---|---|---|---|
温度范围 | 30℃至95℃ | 40℃至60℃ | 30℃至95℃ |
浴比 | 50:1 | 100:1 | 50:1 |
贴衬织物 | 多纤维(如DW型) | 单纤维(如棉、聚酯) | 多纤维(如DW型) |
评估方法 | 灰色样卡目视评估 | 灰色样卡或仪器测量 | 灰色样卡目视评估 |
通过严格遵循操作指南和定期维护,可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