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是评估纺织品在洗涤过程中颜色保持能力的重要指标,不同国际标准(ISO、AATCC、GB)在测试方法、条件及评估上存在一定差异。以下从测试条件、贴衬织物、操作步骤及结果评估等方面对三者进行对比解析:
一、测试条件差异
项目 | ISO | AATCC | GB |
---|---|---|---|
温度范围 | 30℃至95℃(可调) | 40℃至60℃(常见) | 30℃至95℃(与ISO一致) |
洗涤剂类型 | 通常为无磷中性皂液 | 含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洗涤剂 | 无磷中性皂液(与ISO一致) |
浴比 | 50:1(试样与液体重量比) | 100:1(试样与液体重量比) | 50:1(与ISO一致) |
机械作用方式 | 旋转滚筒或搅拌桨 | 旋转滚筒 | 旋转滚筒或搅拌桨(与ISO一致) |
二、贴衬织物差异
- ISO:采用多纤维贴衬织物(如DW型或TV型),覆盖多种纤维类型,评估染料对不同纤维的沾色情况。
- AATCC:通常使用单纤维贴衬织物(如棉、聚酯等),侧重单一纤维的沾色评估。
- GB:与ISO一致,优先采用多纤维贴衬织物,确保测试全面性。
三、操作步骤差异
- 洗涤时间:
- ISO和GB通常为30分钟至2小时(根据温度调整)。
- AATCC可能为45分钟至1小时(如AATCC 61标准)。
- 冲洗方式:
- ISO和GB要求流动水冲洗至澄清。
- AATCC可能采用蒸馏水快速冲洗(如1分钟内三次冲洗)。
- 干燥方式:
- 三者均要求悬挂干燥,但温度控制可能略有不同(如AATCC可能允许更高温度)。
四、结果评估差异
- 评估工具:
- ISO和GB使用灰色样卡(1-5级)进行目视评估。
- AATCC可能采用类似样卡或仪器测量(如分光光度计)。
- 评估重点:
- ISO和GB更注重染料对贴衬织物的沾色程度。
- AATCC可能同时关注试样本身的变色情况。
五、关键差异总结
- 浴比与洗涤剂:AATCC的浴比(100:1)高于ISO和GB(50:1),可能导致染料浓度稀释,影响沾色结果。
- 贴衬织物:ISO和GB的多纤维贴衬织物能更全面评估染料迁移性,而AATCC的单纤维贴衬织物更侧重单一纤维的沾色。
- 机械作用:AATCC的旋转滚筒设计可能产生更强的机械摩擦,导致更高的色牢度损失。
- 结果解读:AATCC标准可能更严格,尤其在沾色评级上,与ISO和GB存在0.5-1级的差异。
六、应用建议
- 出口产品:需根据目标市场选择标准(如欧盟市场优先ISO,美国市场优先AATCC)。
- 质量控制:建议企业同时采用ISO和AATCC标准进行测试,确保产品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 研发优化:通过对比不同标准结果,可针对性改进染料选择和工艺参数。